雷蒙磨,又稱懸輥式盤磨機,英文全稱:Raymond mill,是從國外傳入的一種制粉磨機。
1、誰發明了雷蒙磨?
1906年C.V.Grueber在柏林的南郊創建Curt Von Grueber機械制造廠,利用他在美國獲得的專利生產出首臺Maxecon磨,并用于柏林地區BEWAG的MOABIT電站作為磨煤設備,粉磨能量可達5T/H,幾年內銷售了近600臺,分別應用于不同行業的粉磨領域。E.C.Loesche入股并主管Curt Von Grueber機械制造廠后決定購買美國公開的raymond離心環輥磨專利,生產出了第一代雷蒙磨系統。
但是,由于當時雷蒙磨煤磨磨輥的粉磨力(離心力)受到磨輥輥徑和轉速的限制,該磨在當時只適用于軟質、低灰分和易磨性好的煤質物料,而德國的煤質較硬,灰分又高,需要更高的粉磨力,此結構的雷蒙煤磨很難滿足粉磨要求,因此雷蒙煤磨在德國沒有得到普及。而當時雷蒙煤磨恰恰適合美國煤質的粉磨要求,因此雷蒙煤磨當時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2、誰改進了雷蒙磨?
1925年,E.C.Loesche總結了第一代雷蒙煤磨的使用特點和結構弊端,決定進一步改進raymond磨的粉磨結構,開發了一種粉磨原理與這相反的磨機,稱之為改進型雷蒙磨。這種改進型雷蒙磨系統的通風有正壓和負壓直吹兩種方式。此型式的raymond磨專利不久就被美國燃燒工程公司(Combustion Engineering)所購買。由于改進型雷蒙磨仍然存在著環輥磨的問題,雖然輥徑略有增加,但粉磨力增加不大。
后來,美國燃燒工程公司的雷蒙分公司又在此基礎上研制出新一代雷蒙磨,稱為VR磨。這種雷蒙磨在許多方面與現在的萊歇磨的結構有相似之處。值得注意的是它不同于萊歇磨錐形磨輥和平面磨盤,而使用圓柱形磨輥和帶有15度角的傾斜研磨表面的磨盤。磨輥在檢查和維修時具有與萊歇磨相似的磨輥翻出裝置,并且還裝有保護裝置,以防止磨輥與磨盤之間的金屬接觸。另外在磨機啟動之前磨輥可以提前抬起,這樣可以降低電機的啟動轉矩。雷蒙磨在美國工業化應用中,通常用來制備煤粉,產品的細度變化在250-325目之間,可在運轉過程中進行產品細度與產量的調節作業。
3、雷蒙磨的工作原理
雷蒙磨工作原理是:將需要粉碎的物料從機罩殼側面的進料斗加入機內,依靠懸掛在主機梅花架上的磨輥裝置,繞著垂直軸線公轉,同時本身自轉,由于旋轉時離心力的作用,磨輥向外擺動,緊壓于磨環,使鏟刀鏟起物料送到磨輥與磨環之間,因磨輥的滾動碾壓而達到粉碎物料的目的。
目前,國內生產雷蒙磨的廠家較多,例如桂林礦山機械有限公司、上海冶礦等。型號也有很多,例如懸輥式雷蒙磨、立式雷蒙磨、R型雷蒙磨等等,雷蒙磨的優點突出,適用性強,市場占有率一直較高。
4、雷蒙磨的應用范圍
雷蒙磨廣泛應用于石英、滑石、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石灰、活性白土、活性炭、膨潤土、高嶺土、水泥、磷礦石、石膏、石墨、玻璃、錳礦、鈦礦、銅礦、鉻礦、耐火材料、保溫材料、陶土、鈦白粉、氧化鐵等莫氏硬度在9.3級以下,濕度在6%以下的非易燃易爆的礦產、建筑、化工、化肥等行業的300多種物料的高細制粉加工,成品粒度在60-325目(0.125毫米-0.044毫米)的范圍內,根據需要少部分物料最高細度可達1000目(0.013毫米)。
5、雷蒙磨的功能特點
雖然不同型號的雷蒙磨各有其優勢,性能特點也不盡相同,但是,一般雷蒙磨都具有如下特點:
(1)整個雷蒙磨為立式的結構,占地面積相對小,系統性強,成套性強,不論是從原材料的粗加工還是輸送、制粉及最后的包裝,都可自成一個獨立的生產系統。
(2)雷蒙磨與其他磨粉設備相比而言,通篩率高,經過雷蒙磨研磨的成品粒度通篩率能達到99%以上,這是其它磨粉設備所達不到的。
(3)采用電磁振動給料機給料均勻,易于調節,體積小,重量輕,省油省電,維護方便。
電氣采用集中控制選型先進,在主機機房內可實現無人操作。
(4)主機傳動裝置采用密閉減速機,傳動平穩,運轉可靠,不滲漏油。
(5)主機鏟刀架在運轉時始終處于與物料接觸,所以鏟刀架由上下二部份組成,下座磨損后拆卸連接螺栓可調換。
(6)雷蒙磨重要部件均采用優質鑄件及型材制造,工藝精細,嚴謹的流程,保證了整套設備的耐用性。
6、雷蒙磨存在的問題
隨著近年來非金屬礦物質在超細粉體應用領域的廣泛發展,下游企業對非金屬礦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產品細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雷蒙磨機存在的一些問題一直困擾著礦物加工企業和設備制造廠家。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產品細度低,普通雷蒙磨的細度一般在500目以下,這些設備只能占領較低端的粉體應用市場,不適應未來我國粉體行業向精細化發展的趨勢。
(2)機械故障率高,耗電大、噪音大,排放污染大。
系統效率低,產品的收集系統分離效果不理想,大量的細粉得不到有效的收集而在系統內重復循環造成動力浪費。
(3)主機風箱風道設計有失誤,進人研磨區物料中的較大顆粒和未來得及研磨碎的顆粒經常被拋進風箱聚集在蝸箱尾部,并不斷向前延伸,使過風量逐漸減少,易造成塞車,不出粉或少出粉,影響產量。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適應市場的需要,許多雷蒙磨的生產廠家都對傳統的雷蒙磨進行了改進革新,盡管通過我國生產廠家和研發人員的努力,這些問題都有一定的改善,新型雷蒙磨開始占據市場。然而,由于各個企業的資質不同,新技術在一些規模有限、研發能力弱的企業還無法應用,因此,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于我國雷蒙磨市場中。事實上,從我國引進第一臺雷蒙磨開始,相關的企業就一直致力于對雷蒙磨的改進,我國雷蒙磨的技術改進工作趨向于更高效、更實用,這是雷蒙磨適應我國市場需要的必然,也是雷蒙磨行業發展的必然。
7、雷蒙磨的發展趨勢
一直以來,北美以及歐洲的發達國家磨粉機行業的發展速度很快,在整個行業市場上遙遙領先,其發展速度高于磨粉行業的平均發展速度,而且其磨粉機行業也比較完善。發達國家制造的磨粉設備越來越精良,并且向著自動化控制水平越來越高的方向在不斷發展。
從國內磨粉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近幾年我國磨粉設備行業發展十分迅速,目前,我國的磨粉機制造方面已經相當純熟,磨粉機行業呈現蒸蒸日上勢頭,而且,磨粉設備行業的發展勢必將推動今后我國的磨粉事業的各個方面的發展。
具體來講,我國國內磨粉設備不僅在生產結構上做到了簡單、易操作,易維修,還更加注重設備性能的多樣化,磨粉設備的性價比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國除了對磨粉設備機型不斷進行改進以外,還大力提高磨粉機的控制水平。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的磨粉機還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各個方面都較落后,短短幾年時間,我國的磨粉設備行情已經接近并已初現趕超發達國家制造的磨粉設備的趨勢。
我國國內選礦設備制造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曾經歷了兩個轉變,一是產品開發由仿制型向自主創新型轉變;二是經濟運行由粗放型向效益型轉變。預計未來磨粉設備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是向著大型化、數字智能化和綠色節能化。
隨著粉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市場對雷蒙磨應用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雷蒙磨做為我國粉體行業研磨的主要設備,為了滿足不同應用領域的要求,向“可靠性高、節能、精確、自動化”發展是必然趨勢。
(1)更加節能環保
近年來,各行各業越來越關注綠色環保問題,而隨著“綠色十二五”的提出,節能環保儼然已成為各行業發展的風向標,雷蒙磨行業更是如此。
隨著綠色環保要求的日趨嚴格,國家鼓勵對礦業的開發加工,同時對礦山機械有著高標準的要求,雷蒙磨的研發和制造,應更加注重高效、節能方面的研究,針對零污染、高效率、低能耗和機械壽命這些關鍵環節進行改良制造。就目前雷蒙磨市場來說,處理能力大、分選效率高、能耗低的節能環保設備將更受青睞,市場的需求更加迫切。
(2)自動控制系統更加完善
雷蒙磨在粉體行業將主要向高可靠性、精確、自動工況監視和自動控制等方向發展。
可以采用可控硅供電、交流變頻調速、油脂集中潤滑、減震等措施,并有工況監測和微機自動控制等裝置。其中高可靠性需要通過機械原理合理化研究增強磨環,下壓蓋等的耐磨性,提高機器在連續工作狀態下個軸承之前的潤滑等。
專家認為,自動工況監視和自動化控制需要在雷蒙磨內部增加高智能電子控制系統,自動控制物料的進出、研磨、以及定量等。自動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雷蒙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確度和安全性。操作人員只需要在操作間進行按紐控制。
(3)研磨精度將有更大提高
隨著應用領域對粉體產品細度要求的不斷提高,磨粉設備行業必然向著精細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雷蒙磨也不例外。
長期以來,雷蒙磨產品很少有突破性的改進,雖然分級系統作過較大改進,但多半停留在單機改造上,作為生產設備廠家的正式產品問世還不多,在許多參數上,例如磨輥磨圈的尺寸、主機功率和主軸轉速等還鮮有超越,而實際上傳統雷蒙磨有許多潛力有待挖掘。
提高物料研磨精度需要加強分析機的精確度。這一問題一直是雷蒙磨改進的技術難點,卻也是雷蒙磨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因此,未來雷蒙磨的研磨精度將是相關企業和研發人員的研發重點,這也將是決定雷蒙磨在磨粉機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